上海持志大学

阅读:159
单位介绍

民国时期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的前身,为何氏后人创建。

中华民国13年(1924年)12月,何世桢辞去上海大学学长职务,继承他们祖父何芷舠的遗志,启用何芷舠留存的资

金,与其弟何世枚在上海体育会西路兴办“私立持志大学”。校名源自何园主人何芷舠的别字“汝持”。但推其始,当出于南宋理学大家朱熹提出的“六大读书法”,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所谓“居敬持志”,就是说读书时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何世桢、何世枚郑重地将何芷舠尊为创办人,何声焕(字仲吕)为继志创办人,何世桢担任任校长职务。何世枚任副校长兼教务长。因校长世桢忙于,校务则多由他承担。持志大学就是今天上海外国语学院的前身,可以说何氏一家为中国近现代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当时的政界要人和社会文化名流如居正、于右任、孙科、蔡元培、何应钦、刘海粟等人都曾为持志大学写过题词。何应钦的题词:“与年俱进”。蔡元培书写“进德修业”,于右任亲题“成德达才”。

好学近乎知,知耻近乎勇,力行近乎仁。

后来校训是“敬业乐群”。

上海持志大学位于,上海持志大学要在面向所有人的终身学习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激发人们学习,并助推人的发展。持志大学的校歌这样唱道:“读书非为己,学问无所私”;“持我此志,努力社会(国家、民族)无穷期”。

上海持志大学位于,上海持志大学要在面向所有人的终身学习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激发人们学习,并助推人的发展。

民国19年,因无理工科,持志大学改称易名“持志学院”。在这一年,持志名誉校董胡汉民被蒋介石囚禁。国民政府教育部与上海特别市党部企图接管“持志”,因校内许多名教授反对而未得逞。“中统”还派了一些“职业学生”打入持志,妄图鼓动风潮破坏学校,有的甚至用威胁女生。何世桢坚决抑制,将他们开除出校。民国20年,日军进攻上海,持志学院首当其冲,七年心血毁于一旦。民国20年战后,何世桢又筹措经费,于上海东体育会路(今水电路广灵二路西首)重建校园。这年秋,持志学院部迁入水电路新舍复课。

民国26年(1937)八月十三日上午九时过后不久,于上海的北站与宝山路一带,爆发了日军便衣队与中国保安队射击事件,接着事件持续扩大,上海各处都开始传出枪声。十三日下午,在八字桥的持志大学附近,中日双方爆发了更为直接的射击事件,中日两军当然立刻进入阵地待命,而在当天的下午四时左右,日本陆战队司令部,挂出了全军作战的战旗,停在黄浦江与长江水域的日本舰队,立刻万炮齐发的射击中国军队阵地与上海市区,于是中日在上海的冲突,就在八月十三日的上海街头正式开战。1937年8月13日晨九时,六千余名日军在第三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的指挥下,以租界为依托,突袭闸北,占据八字桥和持志大学,同时日舰猛烈轰炸上海市区,凇沪会战爆发。中国军队在张治中将军的率领下,奋力抵抗,战况异常惨烈。根据张治中将军的计划,以87师进攻沪江大学作为策应,88师主攻正前方的持志大学,这所大学早就被日军构筑成了一个坚固的火力支撑点,各种掩体不计其数,日军在持志大学配备了各种轻重机枪和小口径火炮,陆战队的和第三大队就驻防在这里。若国军能顺利攻占持志大学,那么下一步88师就能对虹口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展开攻击,进而实现把日军赶下黄浦江的战略意图。炮击刚一结束,88师士兵不跃而同地跃出掩体,在机枪火力的掩护下向持志大学发起了冲锋。1937年8月14日下午4时,中国军队88师第264旅旅长黄梅兴指挥部队迅速包围了持志大学,在高大坚固的建筑物面前,黄梅兴首先命令部队炮击,淞沪战争爆发。持志大学内的敌人在强大的攻势面前开始边打边向上海法学院逃窜。后黄梅兴在持志大学前沿被日军炮弹击中腹部当场阵亡。持志学院校舍大部被焚。新建二层楼教室、图书馆及办公室,三层楼宿舍,全部被日军机关枪队纵火焚毁。图书馆版书33000余册(中文21000册,外文12000册)损失殆尽。运动器具、校具等,概遭焚毁。持志附中此前即被日军放火焚烧。

持志校舍两度毁于炮火,何世桢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或重新建设,或赁屋上课,使学校保持弦歌不断。

“八一三”淞沪抗战后,日军占领上海华界,立即着手扶植傀儡政权,推行“以华制华”的殖民统治。从1937年12月至1945年8月,日军在上海先后操纵建立了“上海市大道政府”、“督办上海市政公署”和“上海特别市政府”等傀儡政权。1937年12月5日,在日军操纵下在浦东成立伪上海市大道政府,以苏锡文为伪市长。同日,伪上海市大道政府发布成立宣言、市长就职布告和市长启事,公布《上海市大道政府暂行组织法》。苏锡文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回国后曾任广东大元帅府财政署长兼民政司长,后与断绝关系,来上海担任持志大学校长,开始鼓吹“天下一家,万法归一”的大道精神。

民国28年(1939年)9月13日汪伪特工总部唆使暴徒捣毁了持志学院。何世桢为了坚持民族气节,维护师生安全,毅然宣布持志学院及附中停办,彻底粉碎了汪伪劫持阴谋。14日,驻重庆国民政府指令学校停办。一座名校持续了19年,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1942年日本人在此建立第二日本高等女学校(即女子高中)。光复后一度作为暨南大学校址。中共建政后改建为外国语学院即现在的上海外国语大学。

民国20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9月20日~12月30日,上海境内持志学院与上海法学院、邮务工会、东亚同文书院、劳动大学、澄衷中学、海员工会、江湾各界抗日救国大会等先后集会、组团、发通电宣言,并捐款支援东北中国将士抗日。

民国24年(1935年)12月14~20日,持志大学与东吴大学法学院、上海法学院、麦伦、粤东、爱国女中等大、中学校先后集会声援北平“一二·九”抗日爱国运动。19日夜晚,暨大700余名学生,会同交大、大夏、光华、持志、大同、税专等校学生共8000余人,迎着寒风,摸黑上路。当队伍走过安和寺路(今法华路)亲日派汪精卫、曾仲鸣的公馆时,学生振臂高呼“帝国主义!”“打倒汉奸!”等口号。沿途女同学高唱《毕业歌》,男同学唱《开路先锋歌》。第二天凌晨,到达江湾上海市政府大楼门前。学生不断高喊“吴市长快出来!”“再不出来,我们冲进去!”吴铁城被迫出见。学生代表送上意见书,上面写着:“制止华北当局压迫学生爱国运动”、“请政府出兵讨伐殷汝耕”、“反对华北自治”、“维持领土主权完整,出兵收复失地”、“请市长保护全上海爱国运动”等7项要求。在吴表示“保护”爱国运动和保护言论、集会自由之后,学生队伍离开市政府,到市区游行。

民国26年(1937年)10月28日,上海市学生界救亡协会成立,持志大学、上海法学院、麦伦中学等17所大中学校为理事。

由于持志大学校长何世桢和教务长何世枚的法律出身背景致使持志大学的法科在当时中国很有名气。何世桢于1921年东吴大学法科(ComparativeLawSchoolofChina)毕业,同年赴美留学,美国密歇根大学法学博士。曾任上海大学法学教授、东吴大学法律学院刑事诉讼法教授。何世枚于民国十年(1921)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ComparativeLawSchoolofChina)毕业被保送美国密西根(今译“密执安”)大学研究院,获法学博士学位。民国十二年(1923)回国应聘为东吴大学法律学院刑法教授、上海大学法学教授,兼律师。

30年代上海持志学院的法科,学制4年,设置必修课程40门:学年9门,为国学概论、英文文学、英文修词及作文、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民法总论、党义、军事教育;第二年7门,为宪法、债权概论、物权法、罗马法、行政法、刑法总论、刑法分则;第三年12门,为债权各论、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公法、土地法、公司法、亲属法、法院组织法、军事教育、继承法、诉讼实习、选修;第四年11门,为中国法制史、国际私法、民事诉讼法二、保险法、破产法、劳工法、海商法、监狱学、强制执行法、诉讼实习二。此外还设有7门选修课:刑事政策、学、犯罪学、公文程序、指纹学、中国法律思想史、欧美法律思想史。在注重书本学习的过程中,持志学院也并没有忽视实际的操作,设有诉讼实习的课程内容,让学生在模拟法庭上通过自己的实践掌握法律知识技能。

持志大学法科法律系名师云集。他们成立持志学院法学研究会。

持志大学法学毕业生大都从事法律工作。上海旧社会,正式加入律师公会的律师,总人数为1300人左右,其中以持志大学、东吴大学、法政学院和法学院4校毕业的为多。他们在律师公会中也势力。外界人士称东吴出身的为“东吴系律师”,持志出身的为“持志系律师”,法政出身的为“法政系律师”,法学院出身的为“法学院系律师”。

倪征噢

中华人民共和国位国际大法官、中国当代国际法学家倪征噢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倪征噢进东吴法学院不久,即萌生留学美国之念。跨进东吴大门的倪征日奥很快给斯坦福大学写信。当时,美国不少大学法学院进修博士生都要求具备“双学士”(既要有法学士学位,也要有文或理学士学位)。斯坦福大学法学院的回函也提及此要求。当时,倪征日奥距东吴毕业还有一年,可同时兼读文科,以便第二年夏天同时取得两个学位。于是,倪征日奥想到了在沪江大学教授中国刑法的何世桢先生。倪征日奥兼读文科的请求得到了何世桢教授的支持,于是他又走进了持志大学的课堂。家境每况愈下,捉襟见肘。倪征日奥在东吴的艰难生活开始了。为了维持学业与生活,倪征日奥疲于奔命,早已开始“勤工俭学”。当时,为了教学两不误,倪征日奥包了一辆黄包车。每天大清早,他先去持志大学赶上两节课。10点过后,便赶去母校澄衷中学教英文课,在澄衷中学匆匆用过午膳后,即返回东吴大学上“夜课”。辛勤的汗水终于浇灌出丰硕的果实,1928年夏,倪征日奥同时在东吴、持志两所大学毕业。1929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31-1945年先后在上海东吴大学、大夏大学、持志大学讲授国际法、国际私法、比较民法、法理学等课程。

周枏

周枏(1908--2004),字叔厦,被人称为“罗马法的活字典”。1908年5月,他出生于江苏溧阳歌歧中村,1922年从溧阳县城里的"乙科商业学校"毕业后考入无锡"公益工商中学"商科,1926年周枏考入中国公学大学部商科学习银行会计。1928年8月,经校长胡适和一些留学归国教授等人帮助,周枏前往比利时鲁汶大学学习罗马法。由于他勤奋好学,1931年获政治外交硕士学位。在校期间,他接受了比利时罗马法权威第柏里埃教授教导,并于1934年通过该校的博士生入学考试。1934年11月,早已回国在上海持志学院教授罗马法的路式导学长来信邀周枏回国任教,周枏便踏上了归国的旅程。1934年11月,周枏怀着欲离还留的复杂心情告别了比国,经伦敦到达格拉斯哥登上了便轮,于1934年12月24日平安返回上海,寄住在路式导、黄亚慈夫妇家中,开始了新的生活。从1935年开始,周枏开始了教书育人的布道生涯。当时,上海持志学院的法律系设日、夜两班,周枏讲授日班和经济政策,其学长路式导兼职讲授夜班。在此期间,周枏用一年多时间写成一部三十万字左右的罗马法讲义,但因抗日卫国战争爆发未能出版。后在长沙湖南大学、江苏大学(当时设在武夷山)、厦门大学、上海暨南大学、上海法政学院讲授罗马法。1979年后,应邀在西南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安徽大学和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讲学。

路式导

1935年,在上海执行律师业务的同时,也还在持志学院教授罗马法,讲授夜班。当时中国留学生在比利时鲁汶大学求学者颇多,攻读法学博士的中国罗马法大家路式导、陈朝壁、徐直民、徐铸、宋玉生等。攻读法学博士的5年级学生有路式导、在4年级学习的有陈朝壁和徐直民、在3年级学习的有徐铸和宋玉生。

杨兆龙

法学家杨兆龙(1904~1979)字一飞,江苏金坛人。早年考入燕京大学哲学系,在两年内即完成全部学业,经燕大校长推荐,于1922年赴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学习法律,从此开始了以法律为业的生涯。曾在哈佛大学、柏林大学深造,二十四岁时即受聘为持志大学教务长兼教授,曾当选为海牙国际法学院在世界范围内评出的五十位杰出法学家之一;早在1928年,年仅24岁的杨兆龙就受聘为上海持志大学教务长兼教授,次年又被聘为东吴法学院、上海法政大学教授,他的讲义《证据法概论》《商法概论》等作为专著于1930年出版。我国当代著名的学者、法学工作者之一陈朝壁(号大白)教授,江苏盐城人。1922年入国立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前身),1929年考取比利时鲁汶大学,1932年他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后,如当时同意留比利时工作,是会被该国教育界聘请教学的。但是,他志在振兴中华、以法治国和为人民教育事业效力,还是执意回国。1933年回国后,他虽有较高的学术造诣,竟未能受到当时政府的重用,一度冷遇,无从就业。后来,经过亲朋好友的多方努力,才推荐到上海当了“开业律师”,兼任上海私立持志大学、新中国学院、苏皖联立技艺专科学校(原名为“苏皖联立临时政治学院”,后又改称“江苏学院”)、厦门大学等校教授,讲授罗马法、国际私法和民法等课程。同时又挤出时间,从事法学著作,经过3年时间,孜砣笔耕,终于完成《罗马法原理》一书的全稿,不久就得以出版。还著有《中比通婚中的国际私法问题》(法文)、《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等。

曾担任过江浙地区法庭推事、庭长的施霖辞退公职后,历任国立暨南大学、中国公学、复旦大学、上海法学院、持志大学等校的法律教授,并执行律务。主要著作有《中国民事诉讼法论》、《民事诉讼法通义》、《民事诉讼法释义》、《诉讼须知详解》。

柳璋

柳璋,字北野,号芥藏楼主、江南五铁等,四明人。从小德其家庭熏陶,酷好传统文学艺术。早年肄业正风文学院,问业于朱大可、潘兰史、胡朴安、胡寄尘诸宿老。其后转学持志学院法科,然不息对文艺的孜孜追求。上海持志大学毕业后,曾讲学于江浙一带的大学,并从事律师职业,又为上海半江诗社社长。解放后工作之余,仍不缀吟咏、临池、治印。特别是离休以后,广交社会名贤,常在一起探讨学问。被邀至各大专院校讲学,深得好评。并与施蛰存、周汝昌、苏步青、陈从周等时有唱和,刊有《芥藏楼诗抄》和《望海楼词抄》。柳在《望海楼词弁言》中说:“予二十而为诗,三十而后始倚声填词”。柳著《芥藏楼诗钞》。诗集为自印本,郭绍虞题签,共收诗十卷,后附《望海楼词》三卷。柳北野晚年常居沪上,故集中与海上名流多有酬唱。

郭虚中

郭虚中,字展怀,号砚池、剑池,人称“文史艺三栖的著名学者”,文论家、史评家、翻译家、书法家、诗人。1912年夏生于红茶名乡闽东福安坦洋的茶商之家,早年即有“闽东才子”的美誉。17岁毕业于上海东亚大学国文科,随之升读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部文史系,学成再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大学院攻研文学史。1936年毕业回国,就是在上海持志大学执教,之后讲席上海暨南大学,并为上海商务印书馆。继又任暨南大学、英士大学教授。后回闽服务高师,1971年病逝福州。自三十年代中期始,撰有《白居易评传》、《青年文学知识》、《残余集》、《展怀诗词残稿》和《中国民族文学史》、《中国战争文学论》等编著,亦参与编纂《中山大辞典》,以及译有《中国文学发凡》、《文学研究法》、《中国绘画史》、《交通经济总论》与《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书法史》多种日本学术名著。遗存书稿中,《展怀史通批校》已厘订刊行,其它如《中国词史概要》、《词学研究法》、《书法杂谭》、《国学要籍叙录丛编》还将陆续整理问世。

免责声明:
此页是<上海持志大学>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单位资料